当前位置: 首页 宠物百科

动物小百科视频(动物百科: 姬小纹青斑蝶)

时间:2024-06-07 作者: 小编 阅读量: 1 栏目名: 宠物百科 文档下载

小纹青斑蝶,前翅近前缘有一枚淡青色的钩状斑纹,斑型较细且尖。姬小纹青斑蝶,体型较小,翅面及翅腹面斑纹同。姬小纹青斑蝶,幼虫中胸及第8腹节各有一对肉质状突起,体背布满白色的椭圆形斑。姬小纹青斑蝶,胸背及腹端具黄色的圆斑。姬小纹青斑蝶,头部灰褐色,顶部及两侧各有一枚白斑。上颌臼齿为5枚,下颌4枚。但因森林面积减少,数量显著降低。有的两肩、后背、臀部被以长毛。

动物百科: 小纹青斑蝶

小纹青斑蝶介绍:

展翅 75 - 95mm,翅面黑褐色具青色条状斑,前翅近基部中央的青色纵斑下有一个斑纹,形态较窄且尖与琉球青斑蝶、淡色小纹青斑蝶斑型不同,翅腹面斑纹与翅面同,为近似种中颜色最深,雄蝶下翅腹面具一块瘤片。本属4种,本种普遍分布于低、中海拔山区,幼虫寄主于布朗藤、欧蔓等萝藦科植物,成虫喜欢访花,为常见的种类。

小纹青斑蝶,翅面的斑纹青色或水蓝色。

小纹青斑蝶,前翅近前缘有一枚淡青色的钩状斑纹,斑型较细且尖。

小纹青斑蝶,辨识特征:1.钩状的斑纹细瘦, 2.此处6枚斑纹较细长,3.后翅中室内的V字纹开口处通常不具其他小斑。

小纹青斑蝶,翅面密布淡青色的斑点,近后缘的斑点渐小,箭头所指的2枚斑纹末端上下斑不平齐。

小纹青斑蝶,雌蝶于幼虫寄主植物的布朗藤叶背产卵。

小纹青斑蝶的卵,炮弹状具光泽。

小纹青斑蝶幼虫,长圆筒状,中胸及第 8 腹节体背各具一对细肉质突起, 终龄幼虫头顶板具白色环纹,各体节中央有白色环纹,肉质突起黑色具白色纵纹。

动物百科: 姬小纹青斑蝶

姬小纹青斑蝶介绍:

展翅65 - 78mm,本种为台湾青斑蝶类中体型最小的, 翅膀黑褐色具淡青色长条斑,腹面长条斑纹白色,雌雄外观差异不大但雌蝶翅膀较宽,雄蝶下翅近肛门处有黑褐色之性斑,幼虫食草为鸥曼等植物。本种翅质如绢又称绢斑蝶,普遍分布于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区,东、南部山区全年可见,飞行缓慢,喜欢访花吸蜜,为公园、学校蜜源植物上的常见蝶种。

姬小纹青斑蝶 (雌),翅腹面底色白色,近基部具长条状斑纹,近外缘有白色斑点排列。

姬小纹青斑蝶,体型较小,翅面及翅腹面斑纹同。

姬小纹青斑蝶喜欢访花,但常遭躲藏花里的蜘蛛猎食,上图是一只台湾绿猫蛛以大颚吸食姬小纹青斑蝶的腹部。

姬小纹青斑蝶,幼虫,体背斑点鲜艳。

姬小纹青斑蝶,幼虫中胸及第8腹节各有一对肉质状突起,体背布满白色的椭圆形斑。

姬小纹青斑蝶,胸背及腹端具黄色的圆斑。幼虫会吃掉自己刚蜕下来的壳。

姬小纹青斑蝶,头部灰褐色,顶部及两侧各有一枚白斑。

姬小纹青斑蝶的前蛹,在隐密的叶背以尾部固定于丝座上进入前蛹阶段,形状如 J 字型,不久蜕皮成蛹改以垂蛹或吊蛹的形态固定,等待羽化。

松鼠的简介

松鼠(Sciuridae;squirrels),又称灰鼠、普通松鼠。哺乳纲,啮齿目,松鼠科。上颌臼齿为5枚,下颌4枚。前后肢间无皮翼。全世界近35属212种,中国有11属24种,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。

狭义的松鼠体形细长,长17~26厘米,尾长15~21厘米,体重300~400克。分布于西伯利亚、蒙古、朝鲜、日本,中国东北、内蒙古东北部、河北北部和新疆。毛色有灰色(冬)暗褐色(夏)型和蓝灰色(冬)红棕色(夏)型。不冬眠。喜栖于寒温带或亚寒带的针叶林或阔叶混交林中,多在山坡、河谷两岸林中觅食。白天活动,清晨最为活跃,善于在树上攀爬和跳跃,行动敏捷。平时多1~2只活动,但在食物极端贫乏时,有结群迁移现象。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,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,直径约50厘米。以坚硬的种子或针叶树的嫩叶、芽为食,也吃蘑菇、浆果等,有时吃昆虫的幼虫、蚂蚁卵等。有贮备食物越冬的习性。每年春、秋季换毛。年产仔2~3次,一般在4、6月产仔较多,每次产仔4~6只。松鼠是著名的毛皮兽。冬季毛皮轻而暖,是畅销国际市场的佳品。但因森林面积减少,数量显著降低。

松鼠从平地到海拔2500公尺的森林都看得到,它们的栖息地种类十分广泛,也很能适应人类破坏后的环境,不论在果园、竹林、次生林、阔叶林、针叶林里,它们都可以适应得很好。日据时代赤腹松鼠曾经被带到日本的动物园人供人观赏,关东大地震时赤腹松鼠逃出园外以后,不数年已成为当地一种族群庞大的归化动物,其适应之犟由此可见一斑。

小猴子的样子和特点

猴体形中等,眼眶朝向前方,眶间距窄,手和脚的趾(指)分开。体被毛,有的柔软细密,有的粗硬,或在局部很长,或在毛上具异色环节。有的头顶毛很长,形成丛状毛冠,或甚短,呈平顶,或秃顶无毛。有的在脸颊或颌下具长毛,形如胡须。有的两肩、后背、臀部被以长毛。

特征:

1、四肢长并有明确分工,关节灵活而运用自如,拇指可与其它四指对握,双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;
2、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;
3、双目和人类相似,长在头部前方,具有“双视”功能,能准确判断距离;
4、上下颚短,脑腔很大,大脑发达,智力较高。





扩展资料:
猴子栖息环境
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,只有环尾狐猴、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。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,也结大群活动。多数能直立行走,但时间不长。多在白天活动,夜间活动的有指猴、一些大狐猴、夜猴等。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干热季节夏眠数日至数周。
猴子大多为杂食性,以植物为主,也不放弃唾手可得的肉食。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,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。猩猩的食量很大,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。
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猴子